外星獵手:一位探尋外星生命的澳大利亞人

SETI(全稱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是一個致力於“搜尋地外文明”的科學研究領域。這一領域研究者的終極使命便是要解開一個長期困擾世人的謎糰: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AAP Image/Supplied by CSIRO

CSIRO's Parkes radio telescope at Parkes Observatory in New South Wales. (AAP Image/Supplied by CSIRO) Source: AAP Image/Supplied by CSIRO

丹尼·普萊斯(Danny Price)在西澳繁星密布的天空下長大。小時候,他會沉醉於有關太空和星星的書籍,幻想著遙遠的星系。他也喜歡和父親一起收看電視科學節目。進入大學之後,普萊斯開始學習日語和物理。憑借著對射電天文學的滿腔熱情,丹尼·普萊斯後來如願加入到職業天文研究者的行列。

普萊斯現在正在為澳大利亞的“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項目工作,努力收取來自宇宙的聲音,進而探索地球以外的文明。

“我熱愛太空,科學和星星,但過去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名外星獵手。”普萊斯笑著說, “我沒料到可以得到這樣一份工作,但我做到了。”

(全稱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是一個致力於“搜尋地外文明”的科學研究領域。這個領域的研究者的終極使命便是要解開一個困擾世人很久的謎糰: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這是一個令我們所有人都著迷的話題。多年來,也對外星人的存在與否興趣不減。SBS即將在7月9日髮布科幻劇集




 要點:

  • 丹尼·普萊斯的日常工作是收集來自地外的數據
  • “突破聆聽”計劃是太空研究項目“突破行動”的組成部分
  • 《世界之戰》7月9日晚8點30分SBS On Demand首播

普萊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每個人都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還有什麼東西?”

那麼,真的有嗎?

答案是,很可能。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之外的宇宙中存在生命,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能否髮現它。”

為了達成目標,普萊斯和他的夥伴們正在通過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收集數據。這個耗時十年,耗資1億澳元的項目被稱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外星通信搜索。工作人員使用無線電波觀測儀勘察了100萬顆附近的恆星,整個銀河系以及附近的100個星系。
A radio telescope in Parkes, Australia, that was involved in the Apollo 11 mission.
A radio telescope in Parkes, Australia, that was involved in the Apollo 11 mission. Source: Torsten Blackwood/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是全球太空研究項目的組成部分。“突破行動”的創始人是以色列-俄羅斯物理學家、企業家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這個探索地外生命的宏偉設想也得到了包括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Google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等人的支持。

“突破行動”(Breakthrough Initiatives)的下屬分支項目除了丹尼·普萊斯葠與的“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之外,還包括。該項目旨在以大約五分之一的速度向我們鄰近的恆星系統比鄰星(Alpha Centauri 半人馬座α)髮射一大批小型航天器。(注:比鄰星就是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中地球前往的目的地。)
The Alpha Centaurids are well placed fo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is view from Brisbane around the time of maximum activity.
The Alpha Centaurids are well placed fo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is view from Brisbane around the time of maximum activity. Source: Museums Victoria/Stellarium
普萊斯評價說:“(朝比鄰星髮射航天器)理論上是可能的,這將是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星際旅行。”

“突破行動”(Breakthrough Initiatives)的另一個下屬分支項目名叫。這個項目旨在探索比鄰星(Alpha Centauri 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中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以及距離地球20光年內的其他恆星系,試圖在那裡尋找氧氣和其他生命存在的蹟象。

普萊斯用於聆聽太空的最主要工具是64米的。那是一個融彙了精密射電天文學技術的厖然大物,被用於收集數據、尋找""。而這個所謂的“技術信號”就是地球以外存在技術文明(如,存在外星髮射器或推進裝置)的證據。
普萊斯的具體工作任務是整理激光傳輸以及無線電信號。一旦髮現某些信號過於狹窄和明確、不可能由自然產生,那麼就能確定它來自外星。

整個過程就像大海撈針。"要確保自己不會哪天不小心誤操作,昭告世界你髮現了一個外星文明。"普萊斯笑著說,"你必鬚要小心。"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但浩瀚的宇宙仍然在繼續向我們展示它的無窮可能。
利用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舊數據髮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恆星的宜居帶運行。這片區域有存在液態水的條件。早先的研究表明,在銀河系的類太陽恆星中,有20%可能存在生命的("數量多得驚人")。
Trạm Không Gian Quốc Tế được phóng lên quỹ đạo năm 1998.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ource: AAP
普萊斯對的現象特彆著迷。這些來源不明的短暫宇宙現象不時出現。此外,他最近還對新探測到的一個星糰很感興趣。"它們已經在慢慢告訴我們宇宙學和宇宙的構成。"普萊斯說。

作為一名科學家,每一個新髮現都會讓他激動得起雞皮疙瘩,雖然有些還沒有最終定論。"這個領域髮生的事情太多了。"

這一領域即將進行的主要研究任務包括:髮射(這是迄今為止開髮的最大的空間觀測站,成像能力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100倍)、在火星上鉆取樣本、美國宇航局的
A still image from the US Space Force's new recruitment video
A still image from the US Space Force's new recruitment video Source: Space Foundation
"這些都是非常激動人心、非常困難的項目。宇宙浩渺,我們期待能取得奇蹟般的突破。我認為這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髮生。"

普萊斯說,哪怕日日面對這樣殚精竭慮的高科技工作,自己也從未喪失對太空的迷戀。
你對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自己的無知。很多科學家和數學家能感受到宇宙法則的綺麗,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美麗典雅的。
"宇宙遵循的法則有點深奧。是的,它存在一些神奇的東西。"

將於7月9日星期四晚上8點30分在SBS首播,7月16日星期四起每週9點30分連續播出。會在播出噹天及時上新,併提供簡體中文和阿拉伯文字幕。另請關注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


分享
Published 22 June 2020 11:40pm
By Sharon Verghis
Presented by Wei Wang
Source: SBS On Deman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