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遭受性侵犯的受害者勇敢说出个人经历、对抗性骚扰的「MeToo」运动,当选美国《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时代杂志》的封面更加以「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来形容这场运动。杂志总编辑费尔森塔尔表示,本年的风云人物是一群打破沉默并引发一整场网上运动的人士。
READ MORE

特朗普拒絶再當風雲人物?
其实,「MeToo」运动早于2006年,由社运人士伯克(Tarana Burke)在社交媒体MySpace发起,希望增加大众对性暴力问题的关注。今年十月,现年65岁荷里活金牌监制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踢爆近30年来乘工作之便,多次性骚扰或性侵犯女下属及多名影视女星。其后,越来越多一线女星站出来指证韦恩斯坦,包括艾殊利朱迪(Ashley Judd)及安祖莲娜祖莉(Angelina Jolie),丑闻不断发酵。半生在娱乐圈打滚的韦恩斯坦,果然人生如戏,在一夜之间身败名裂,被自己创立的公司Weinstein Company解雇,连太太Georgina Chapman亦宣布与他离婚。
10月15日,女影星艾莉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在社交网站推特发起使用标签「#MeToo(我都是)」,公开自己遭受性侵的经历,呼吁所有女性发声。推文随即在社交媒体触发巨大回响,不论是歌手如Lady Gaga,或是演员如安娜柏坚(Anna Paquin)及黛博拉梅辛芭(Debra Messing)等,又或是政界人士,甚至是一般人,都以「MeToo」标签宣示自己曾经是性骚扰的受害者。《时代杂志》总编费尔森塔尔统计,「MeToo」截至上星期已被最少85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使用,人数以数百万计。
在法国,有不少网民表示在工作场所或在街头被人性骚扰。而同时,美国及法国均有很多人承认,遭受性侵犯所带来的羞耻感令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愿意发声。亦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在年少时,曾经被亲戚或自己信赖的人性侵犯,而当时向其他人透露事件时却遭到漠视。在瑞典,情况更可谓不堪入目;被指涉及性侵的人士包括中学教师、唱片公司负责人、记者、公务员、甚至是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的一名会员兼研究资金受益人。至于澳洲,近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伯克(Don Burke)被指曾经性骚扰或性侵犯九号电视台多名女下属。
但话说回来,「MeToo」这场运动,除了鼓励受害者站出来外,又是否可以借此推动更多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的政策?实在值得大家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