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年度《家庭丶入息和劳力转变报告》(HILDA)出炉,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自置居所距离澳洲人愈来愈远。
澳洲每八个家庭当中,就有一个连500元的应急现金也没有。
实质收入减少
墨尔本《时代报》引述HILDA报告指,澳洲人实质入息水平早於2009年见顶,即是我们的实际收入在过去7年亳无寸进。
报告每年重覆查访1.7万个家庭,观察他们每年生活水平上的变化。
报告从2001年起计算,发现一般家庭的实质收入至2009年一直都有改善,这段时间内家庭可支配入息(Disposable Incomes)由57,704元升至76,264元,增长达32%。
但从2009年至2011年,环球金融危机将澳洲家庭的实质收入压低5%,至72,260元,包括失业丶工时减少丶或者没有加人工。
本来家庭入息自2012年起逐步攀升至2014年的75,731元,但依然比2009年低0.7%。
报告中可支配家庭入息,包括家庭成员的所有收入和政府福利,除税并根据通胀作出调整。
澳洲家庭财富缩小
自2010年起,澳洲家庭财富减少3.3%。2006年至2010年升4.8%。
除了房地产外,退休公积金是最重要资产,但远远不够退休生活所需。
在2014年,平均家每拥有的自置居所,价值为392,241元,房贷100,689元。第二间物业价值138,718元,房贷42,226元。
2001年至2015年,拥有自置物业的家庭减少3.5%,等於大约70万间居所。
同时间,65岁或以上人士的财富增加61%,25至34岁人士增加3.2%,反映不同年龄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平均退休金总额为168,011元,平均银行存款为51,118元。
不过有12%的家庭,连在紧急情况下用来应急的500元现金也没有。有八成人认为,最少500元应急现金是重要的。
没钱看牙医买衣服
5%家庭无法支付所需的牙科治疗丶7%家庭无法为学童支付新的衣履。
报告列出必需品的种类,发现12%澳洲家庭无力购买最少两种必需品,7%家庭无力购买最少三种。
单亲家庭的购买力最差,近两成无力购买三种或以上的必需品。
14%失业人士无力购买三种或以上的必需品。
报告指,澳洲贫富差距愈来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