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经已达1100万宗
- 世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在所收集到的新冠病毒样本中的基因排列数据显示,几乎有百分之30的病毒样本是有出现突变迹象
- 暂时没有证据显示这种变种病毒会导致病人出现更严重病情
在过去七个月内的新冠确诊人数,比每年受严重流感影响的人数高出两倍以上。至于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亦经已超过五十万,与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大致相约。
另外,世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在他们所收集到的新冠病毒样本中的基因排列数据显示,几乎有百分之30的病毒样本是有出现突变迹象,但却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会导致病人出现更严重的病情。
世卫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Soumya Swaminathan)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工作者协会(ACANU)上对路透社表示, 他渠认为有关情况经已「广泛分布」, 而目前他们经已收集到6万个样本。
据斯克里普斯研究公司(Scripps Research)的科学家在今个月发现至4月份为止,这些变种病毒所引发的病例,占全球提交给主要数据库的病例达百分之65。
而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 这种新型新冠病毒的基因突变,显着提高病毒的感染能力,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最初在中国出现的病菌株被称为「D614」,但在5月在英国、意大利和北美发现的病菌株,则被称为「G614」。在欧洲和美国传播得如此迅速的病菌株具有突变的S「尖状」蛋白,使其具有比最初在亚洲地区发现的病菌株高10倍的感染力, 这亦可以解释为何在意大利北部和纽约爆发的疫情,比早期所记录的数字为高。该研究经已在bioRxiv网上发表,但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S「尖状」蛋白是在病毒表面被发现,是病毒用于进入人体细胞的工具,就像钥匙开锁一样。研究发现,最初的「D614」病菌株在试图与人体呼吸道中的「ACE2」受体结合时通常会脱落, 但突变后的「G614」病菌株却改变这个情况,使其更容易进入人体细胞。
ACE2受体是遍布人体表面,亦存在于各种器官中, 但在肺中的浓度却特别高。不过,研究亦发现,S「尖状」蛋白当感染一个细胞之后,似乎与病毒的繁殖(复制)能力并没有任何关系,而只是使细胞更容易受到感染。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