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来袭
雪梨唐人街变「死城」
在4月初,雪梨唐人街受疫情和餐厅堂食禁令等影响,数星期来俨如「死城」。
本台广东话组当时做了一个专题报道,点算了雪梨德信街(Dixon Street)约186间商舖和餐厅,发现其中112间并无开门营业, 即多达六成。
有老牌海味药材店东主表示,一日只有5个客,开业23年从未试过。诊所、旅行、茶餐厅也不遑多让。相反,送餐公司则生意接不停,有公司表示,单位雪梨市中心的订单,短短一个月内大增两成。
在9月,本台报道了在雪梨开业近40年的得记饭店已结业。老板周启全向本台表示,疫情令该店生意少了一大半,而且不知何时结束,故决定关门,但他不排除「重出江湖」的可能。

Shops inside the iconic Dixon House are either closed or empty. Source: SBS
本台近日再到唐人街观察发现,大部份店舖和餐厅已重新开门营业。虽然一些餐厅已倒闭,但也有一些新餐厅开张。
港人组织义制口罩赠弱势
爆发疫情的头几个月,澳洲出现「抢购口罩潮」。有澳洲港人组织起来义制口罩,免费派给弱势和前线抗疫人员。
澳洲港人组织Hong Kong Mask发言人Olivia在7月时向本台广东话组表示,他们每日寄出大约100个口罩,约95%是寄到维州。由于是免费寄出,而收到捐助的资源和义工人手也有限,故只能寄予长者、医护人员、长期病患者,以及必须到公司上班人士。
随着口罩供应增加和疫情放缓,目前市场上已能轻易买到罩。
澳港「安全旅游圈」风波
香港政府9月时表示,6月起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讨论共建「安全旅游圈」,包括澳洲。然而,本台广东话组记者看过记者会后向澳洲外交部做「Fact Check」,获悉澳洲当时只有跟新西兰商谈。
事件引起香港传媒广泛报道。香港商经局后来回覆香港传媒时表示,知道澳洲首阶段会与新西兰商讨,港府会留意有关发展,适时跟进相关讨论。
香港政府其后一度与新加坡谈妥安全旅游圈的协议,但因爆发新一波疫情而告吹。澳洲则已容许新西兰人前来,并且预料明年第一季可建立完整的安全旅游圈。
中国留学生扮港人闯关
据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当日亦经由香港转机前往布里斯本,在过关前临时将入境申报卡的出境地由「CHINA」改为「HONG KONG」,结果获边防人员放行、批准入境。
该名留学生当时说:「很庆幸啊,因为其实我行李箱里带了 20 包面,但他们重视人,大概没仔细看我的行李箱。」
维珍永久停飞香港航线
疫情下全球航空业重创,澳洲对国际封关令经营本地航线的公司百上加斤。
经营澳洲香港直航航线的三大航空公司之一澳洲维珍(Virgin Australia)年初宣布,3月2日起永久终止来往澳洲及香港的航线。该公司表示,疫情加上「反送中」运动等因素,令需求下跌、前景未明等,故决定退出香港市场。
包括澳洲航空(Qantas)等航企,在疫情期间多次裁员「保命」。

Virgin Airways Source: AAP
港人移民潮
澳洲推优待港人移民政策
北京在今年7月实施《港区国安法》后,澳洲总理莫理逊(Scottt Morrison)翌日表示正研究收容港人,并在一星期后公布延长持有毕业生或临时技术签证的港人签证5年,签证到期后有途径申请永久居留权。
经本台广东话组多番追问,内政部之后陆续公布政策细节,包括受惠人士在申请临时签证时,须持有香港特区护照;临时签证到期前,如要申请永久居留签证便须通过健康、品格和国家安全审查。
延长临时签证的措施在8月21日正式列入法律。之后申请永居签证的条件等细节,内政部在今年平安夜(12月24日)向本台表示,将在明年初公布,但已确定的是「合资格的香港护照持有人,将不需要符合其他技术签证通常要求的额外条件」。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Source: AAP
除此之外,澳洲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拨出2,980万元,设立专责组研究如何吸引香港出口企业和专才等搬到澳洲。
未动身先买楼
在5月中国人大会议开幕时,首次传出北京将订立《港区国安法》消息,一名澳洲房贷经纪杨纯子向本台广东话表示,她当日收到大量来自港人的借钱买楼查询。
两个月后《港区国安法》刚实施未够一个月时,楼宇买卖网站Realestate.com.au资料显示,港人对澳洲房屋的搜寻量较去年大增34%。
这种情况似乎有增无减,一些港人WhatsApp群组有专门的地产题材群组,讨论气氛浓厚。
移民及难民申请创新高
自从去年「反送中」运动以来,香港出现移民潮。本台广东话组引用《资讯自由法》取得的数据显示,港人申请澳洲永久居留签证的数量创下起码17年来最多。
本台广东话组今年7月底报道,根据数据,「反送中」运动发生后的10个月内,超过7,200名港人入纸申请澳洲永居签证,较之前一年同期大增51.6%。
此外,根据同一个月的报道,截至今年4月底的数据,「反送中」运动后已有最少145人申请难民签证,较之前一个财政年度增加超过一倍,较10年前更大增15倍。
本台广东话组一直跟进港人移民澳洲的数据及情况,在上述报道出街后,港人申请移民和难民签证的数字仍然上升。本台将在新年后有更详细的报道。

Eldia* has been charged with rioting and is seeking protection in Australia. Source: SBS News
放弃香港护照人数大增
「反送中」运动后,一些澳籍港人担心持有双重国籍的话,在香港无法获得澳洲领事保护,故放弃香港护照。有决定放弃中国籍的港人向本台广东话组直言,他从事澳洲政府合约工作,时常接触到机密资料,担心回港时成为下一个「郑文杰」。
根据本台今年6月的报道,由去年5月至今年4月,一共有45名澳洲籍港人申报「国籍变更」,是起码5年来最多,较2016年至17年同期(7人)大增超过5倍,较18至19年同期(21人)亦多逾一倍。
注视香港
澳洲政府多次为港人发声
除了为港人制订优惠移民政策外,澳洲政府亦多次为港人发声。
今年4月,包括李柱铭、黎智英、吴霭仪等香港泛民人士被捕,澳洲外长派恩(Marise Payne)批评港府做法破坏社会稳定。
翌月,中国人大会议通过授权常委会制订《港区国安法》时,派恩联同英、美、加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批评该法违反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威胁香港自由、削弱自治权和司法制度等。
在8月,港府将立法会选举推迟一年举行,连同澳洲在外的「五眼联盟」发声明,批评香港当局「不公正」地取消立法会参选人资格和「不合比例地」拖延选举,损害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础——民主程序。
11月香港4名泛民议员被取消资格时,派恩亦发声明批评北京严重损害香港民主进程和制度、《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表明澳洲将与国际社会继续监察事件。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Marise Payne Source: AAP
被中国以偷渡罪名拘捕起诉的12名港人,其案件日前在深圳开审时,澳洲亦有派领事馆代表到达法院外,希望入场听审但未获批准。
暂停与香港引渡合作
澳洲政府7月因应《港区国安法》实施,向香港政府提出暂停两地间的《引渡协议》,香港当局当时回应时,将另一条协议《司法互助协议》一并暂停。
旅游警示吁勿往香港
《港区国安法》生效翌日,澳洲政府即更新对香港的旅游警示,提醒国民新法例已实施,由于该法律的诠译笼统,澳洲人可以在无意图下触犯法律,其最高刑罚却是终身监禁。
一星期后,澳洲再更新旅游警示,除了重申《港区国安法》诠释笼统,更强调「根据该法律,你可以被递解出境,或遭押到中国大陆按大陆法检控」。
「反送中」运动延续
港人推动 《人权法案》现曙光
一群居澳港人自「反送中」运动以来,一直向澳洲国会议员游说,希望订立《马格尼茨基人权法案》,借此制裁侵犯香港人权的中国和香港官员。法案现已获主流政党支持,呈交国会时很大机会通过。
今年6月,本台广东话组制作「反送中」一周年系列报道时,访问了居澳港人团体「澳港联」,其发言人表示,他们自「反送中」以来三度前往国会游说议员仿效美国订立《人权法》。当时本台亦去信全部226名国会议员,了解他们对立法的取态,其中20人已表明支持。
后来随着工党表态支持立法,本台再经点算发现,法案他日呈交参议院时已够票通过,在众议院亦只欠3票,能否通过将视乎尚未表态的众议员。
有议员表明,法案通过后第一个便应该制裁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据本台本月初的报道,目前参议院常设委员会已完成对法案的调查,建议政府要立法。当时有报道引述政府高层消息人士称,当局将在明年研究立法。
澳新港人众筹撑《苹果》
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及公司高层等人,今年8月以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罪名被捕。警方派出约200人搜查壹传媒办公室。在澳洲和新西兰,有港人在众筹平台GoFundMe上,发起名为《帮我们在苹果日报头版登广告》的众筹。
发起人向本台广东话组表示,希望让港人知道有身在海外的同路人支持他们。

在澳洲和新西兰的港人,发起众筹形式希望在香港《苹果日报》刊登广告。 Source: SBS
最终众筹获得618笔、一共$37,061澳元的捐款,相关的头版全版广告在9月11日刊登了《苹果日报》,余款捐给了9间支持民主的独立媒体。
港警招聘广告惹众怒
香港「反送中」运动中,警察被批评滥暴和滥权,以致香港警务处今年两度在澳洲大学刊登招聘广告时,都遭到追击。
本台今年5月报道,香港警方在雪梨科技大学(UTS)、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和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就业平台上,张贴招聘督察的广告,引起在澳港人团体「澳港联」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抗议行动。其后,雪梨科大和新南威尔斯大学均移除了广告,剩下墨尔本大学以「留学生可能感兴趣」由为拒绝撤下。
事隔5个月,雪梨大学(USYD)亦在就业平台上刊登招聘督察的广告。
此外,在本台10月的报道中,披露香港警方在2019/20年度无论是警员或见习督察,其投考和获聘人数均创5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