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部分公立学校将贫穷学生排拒在外

澳洲部分备受欢迎的公立学校出现收生不公的恶性循环,贫困学生未能入读心仪学校。

School children in a classroom

Parents say most children had no issue with the educational exercise. Source: AAP

SBS Cantonese Program
Source: SBS
一份最新的报告指出,部分备受欢迎的公立学校所订立的收生要求,令贫困学生未能入读,造成收生不公的恶性循环。

教育政策学术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发表题为《公立学校及贫富分隔:选择学校抑或选择同学》(Shopping for schools or shopping for peers: public schools and catchment area segregation)的研究报告,表示部分「优质」的公立学校深受富有的家庭欢迎,而收生标准则将贫困学生排拒在外。

报告指出,部分受欢迎的学校位于家庭入息及资产值较高的地区,并且限制学生的居住区域,导致非当地居住的学生未能入读该学校。

同时,刚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亦指出,居住这些地区的居民大多在澳洲出生,并声称自己「无宗教信仰」。

新州中学校长委员会会长皮理斯兰德(Chris Presland)认为,澳洲面对其中一个最大的挑战,是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他表示,研究报告显示,不公平的情况并不只局限于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的不同收生要求,亦扩展至公立学校本身的收生标准。

未有接受跨区学生
研究调查着眼于公立学校的「贫富分隔」情况,是否由于收生的要求所导致。

结果发现,家庭入息越高的区域,家长越希望让学生在相同区域上学。

换言而之,位于高收入地区的公立学校,比其他公立学校较受富有的家庭欢迎,导致贫富「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研究人员表示,在其他国家,不同学校的教学质素分别不大,家长因而愿意让子女在所属的区域上学。

但他指出,澳洲家长认为学校之间的质素参差,甚至选择迁往较富有的区域,令子女有资格入读该地区内的「优质学校」。

调查人员建议,所有公立学校应预留 10% 的学位予跨区学生。


分享
Published 3 July 2017 10:45am
Updated 7 July 2017 10:07pm
By Winmas Yu
Source: SMH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