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曾无钱交租窝居车中 香港留学生受恩惠后做义工助人

塔州一个慈善团体在疫情期间向留学生派发食物和日用品,但一些人不愿受人恩惠。

A young man wearing a mask working in a kitchen

Waikit Yung was forced to live in his car when the pandemic began.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今日较早前,香港留学生容伟杰(音译,Waikit Yung)窝居在他的汽车里。

31岁的他来了澳洲6年,之前在塔州的TAFE修读商业烹饪。不过,毕业后他找不到工作,疫情来临后更不消说。

他向本台表示:「疫情来袭初时,我住在一间屋里,但之后我再没有钱,所以搬到车里住。」

他的妻子和女儿住在中国,疫情亦令他们分隔两地接近一年。
A young man wearing a mask stirring a big cooking pot
Waikit Yung graduated from a commercial cookery course last year, and is now using those skills to volunteer.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他说:「(亲人分隔异地)是典型的华人故事,这(对我来说)很艰难。他们在中国是安全的……我正尝试找出如何在澳洲支持自己的生活。」

伟杰现持有过桥签证。他已申请了类别485的毕业签证,希望把妻女都带到身边,但当局仍在审批其申请。由于不是永久居民或公民,他不合资格申领寻工津贴(JobSeeker)。

塔州首府何伯特内南区Sandy Bay的Wellspring圣公会,最近向他伸出援手。

疫情初爆发时,教会设立了Show Hope慈善项目,向生活艰难的留学生派发热食、日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教会替伟杰找到住宿地方,他则替教会当义工,帮助Show Hope准备食物,每星期派给700名留学生。

伟杰希望透过自身经验,鼓励那些生活困苦的留学生寻找别人帮忙。

他说:「我希望我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像我度过困难时。」

「羞于求助」

Wellspring圣公会的大学牧师Sam Gough表示,一些留学生觉得受人恩惠会羞耻或有罪疚感,故他一直以来都不易让他们接受帮忙。

Gough说:「一些学生一直非常不情愿走出来接受帮忙。有些人领取食物时向我道歉。我向他们派食物时,就算明知他们已经没钱和很需要食物,但仍不肯接受。」
A man in a dress shirt working at a desk.
Sam Gough is a Pastor at the Wellspring Anglican Church. He worries about the students that are not accepting help.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塔州红十字会的移民及紧急服务部的Julie Groom说,有移民背景或持临时签证的人,很多时都羞于或害怕求助。

她认为,各个慈善机构都面对类似的处境,「我们发现,人们很尴尬不肯走出来……那些住在分租屋的国际留学生,我们发现他们不肯求助,因为他们怕被室友知道。尤其是男性,他们不愿谈到求助的事。那些父亲……家中的主要经济支柱,现在可能是他们长久以来第一次失去收入。」
An older lady with short light hair and a big smile.
Julie Groom is the Migration and Emergency Services Lead for the Red Cross in Tasmania.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Groom说,另一件重要的事是,要让临时签证持有人明白,接受别人帮助不会影响他们的签证,「他们的签证条件中,包括要自给自足,所以他们不会求助,并且担心在疫情过后会影响其签证。」

Shushmita Roy在2018年由孟加拉来到塔斯曼利亚大学(UTAS)读IT。

21岁的她过去两个月都在Show Hope做义工,同时接受热食和日用品。这段时间,她一直游说朋友前来,但他们都不愿意。
A young woman smiling at the camera. She's sitting in front of a bookshelf
Shushmita Roy says one of her friends is too embarrassed to be seen collecting food from a charity.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她说:「他(Shushmita的一个朋友)知道Show Hope这个项目,我告诉过他几次,甚么我们一些朋友也告诉了,而他真的需要帮手,但他就是太尴尬不肯来。他没有失业,但工时被减,令他面对财政危机。」

Shushmita的最后一年学习生涯,在疫情中度过。她的父母和兄弟姊妹都在孟加拉,父母一直在财政上帮她,但疫情令一切变得困难。

她说:「我国家的情况太糟糕,连银行也关门。每日的确诊数字都在上升,所以父亲也很难汇款给我。我担心他们,因为孟加拉的情况并不好……那里有人染了新冠病毒,但他们并不知道。」

留学生还可以有甚么援助?

塔斯曼尼亚大学学生体验部执行长Steph Taylor表示,其大学一直与Wellspring圣公会教会合作,以支援留学生。 

她说,校方本身也有数个支援计划,「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本地和国际学生的计划,包括派发日用品和优惠券、手提电脑和其他资源去支持他们的学习,以及提供财政援助、在学费和住宿费上给予灵活的支付计划。」

她表示:「自从疫情影响我们的社区以来,校方已提供价值超过250万元的支援。」

TasTAFE行政总裁Jenny Dodd说,其留学生可以获得支援和建议,「疫情期间,我们的留学生顾问增加联络国际留学生,维持每星期以电话或视像联络(学生),并帮助他们取得需要的支援服务。」

今年4月,塔州政府宣布,将向持临时签证而有经济困难的人提供一笔过250元的资助。截至6月,当局向3,960人批出共127万5,525元。
A woman with a big smile looking at the camera.
Anita Lincolne-Lomax says there is a misconception in Australia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e from wealthy families.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Wellspring圣公会教会成员Anita Lincolne-Lomax统筹派发毛毡给留学生,因为很多学生在领取热食时,希望也拿取毛毡。

她说,有一个错误观念是「来澳洲的留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大部份留学生都来自一般家庭,有些要借一大笔钱来送子女到这里,希望他们得到的教育机会可以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

她续道:「有时,这些小孩在全职读书之余做清洁工或厨工,不只为了支持自己的生活,还会汇款回去给家人。他们再支持不到自己的处境遭到遗忘,但他们的家人也帮上忙。」

伟杰说,他对获得支援感到快乐,并且有决心在塔州找一份厨师的工作,而非搬到雪梨或墨尔本等大城市,「我每日都在找工作。我倾向留在塔州,这里有(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的朋友都在这里,我希望他日可以有自己的房屋,带妻子和女儿去沙滩玩。」

生活有困难的留学生应联络他们的学。

如需精神健康支援,可联络Beyond Blue,电话1300 22 4636。更多资讯可浏览支援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Published 20 August 2020 4:20pm
By Sarah Maunder
Presented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