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宗事故发生在周三上午约11时, 一名19岁青年被螫伤嘴唇,当场治理後由直升机送往Bandabery基地医院。
救护员指,青年并无察觉有水母,但感到刺痛後,十分钟内出现严重头晕丶呕吐和剧痛等中毒症状。
这是上周三起第9宗怀疑伊鲁坎吉水母螫人事故,最少1宗确定为伊鲁坎吉水母所为,全部个案发生在弗雷沙岛的西部,海水较静及和暖之处。
疑似个案急升
在2015年全年,8人出现被伊鲁坎吉水母螫伤的症状。伊鲁坎吉水母本应活跃在离岸700公里的海域。
去年,昆州大堡礁浮潜海域3天内发生3宗死亡个案,专家怀疑与剧毒水母有关,死者包括2名法国旅客和英国游客,均为年长人士。
但大堡礁旅游业界人士认为,死因未必与伊鲁坎吉有关。
毒性是眼镜蛇的一百倍
伊鲁坎吉水母的体型比指甲还小,在水中深处以肉眼极难观察。这种世界最毒的生物之一,毒性是眼镜蛇的一百倍,一旦螫人,可延後至半小时後才发作。
潜水客被螫伤时,会有轻微刺痛感,很容易被忽略。一旦发作,会呕吐大作丶盗汗丶头痛丶心跳加速和血压增加等等,心律不整和高血压会诱发心脏麻痹,与心脏病发很相似。
海洋生物研究专家曾警告,因海水暖化,水母有机会从澳洲北部海域迁移至南部,可能经过甚至逗留在大堡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