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1986年4月26日的这个时刻,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4号反应炉爆炸,改变了这个前苏联共和国一代人的命运。
在一场纪念仪式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表示,乌克兰仍旧受到这场灾难的影响。
他说:「对於乌克兰人民来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介乎於德国纳粹占领和俄罗斯侵略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之间,那次灾难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挑战。」
灾区仍是灾区
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核灾难,死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核电厂方圆三十公里仍然被划为隔离区。
受灾地区,包括白俄罗斯丶俄罗斯和乌克兰,仍有大批人身受各样的疾病,而灾区出产的粮食和奶制品也验得辐射超标,受到各种条例的规订不能出口。
世衞估计辐射令9,000人患癌亡,绿色和平则指达11.5万人。
人祸中的人祸
不论前苏联政府如何解释,国际专家公认第4号反应炉爆炸本来就是一场人祸,因欺上瞒下造成更多人命伤亡,更是人祸中的人祸。
爆炸发生起初,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
当时在现场附近村庄已经测出致命量几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停地升高,但苏联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
当然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还大张旗鼓地庆祝五一节,导致大批乌克兰人吸收了致命的辐射。
要直至事故後三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才到达现场,但仍因地方政府阻挠的关系,迟迟无提交报告。
终於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星期後,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指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才了解到核电厂的核反应炉爆炸後燃烧了10天,事情已经演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祸,远比他们所想的严重。
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也知道有事故发生,但不了解严重程度。当时苏联封锁消息,当地人只能透过谣言和遭到干扰的西方广播掌握并不确切的消息。
各国合制新石棺
此外,用来罩着反应堆的旧石棺,已届三十年寿命,必须赶装新的金属石棺,把旧的盖着,以防止辐射泄漏。
新石棺耗资9.35亿欧元,大多数资金是来自世界各国政府的捐赠,本来预计2015年完工,但迟迟未有消息何时会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