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一名澳洲出生、从未出国的墨尔本女性被确诊患有神经囊虫病—即大脑内出现寄生条虫,成澳洲首宗本土感染。
- 专家警告,由于全球更频密互通,以往在澳洲等较富裕国家十分罕见疾病亦开始有病发的可能。
- 报告建议本地医生,要密切留意日后澳洲是否会有更多神经囊虫病的本地个案。
有关的个案在《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上发表。报告描述医生在该名25岁的墨尔本女患者的大脑中发现有囊肿的迹象,及后在DNA检测后诊断出该名女性患有上述疾病,
由于涉及今次个案的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在澳洲极为罕见,以往只有移民或曾到过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疾病较普遍的地区旅行的澳洲人才会受到感染,因此,医学界对女患者如何受寄生条虫入侵,感到惊讶及充满疑问。
报告描述该名女患者自18岁开始,每月经历两次或三次经常性头痛,并同时出现「视觉问题」,而一度被诊断为偏头痛。
该问题一般只要服用扑热息痛或用于治疗胃及食道问题的药物—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后就可解决。但患者出现持续六至七日的中度头痛,同时经历更严重的视觉问题—包括视力模糊后,决定求医。
医生在患者的磁力共振扫描(MRI)的影象中,发现她的大脑出现病变,建议用手术将其病变部份切除,手术完成后,医生惊讶地发现,看似囊肿的物体,其实并非人体组织,而是寄生虫的幼虫。
而在详细的DNA测试后,医生确诊患者是脑囊虫病。案例的报告亦指出:
今次是澳洲记录到的首宗本地感染个案。
神经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体—囊尾幼虫引起的组织感染疾病,在部份东亚及拉丁美洲国家中极为普遍。
只要猪只曾吃受感染的人类粪便就会成为载体,之后,若有人食用附带囊尾幼虫卵的猪肉,就有机会吸入虫卵,并于体内发展成幼虫。幼虫会由肠道经过血液,到达其他器官—主要为肌肉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形成囊肿。
在北美,中欧,日本和澳洲等较富裕国家,或部份因宗教或社会习俗理由而禁止食用猪肉的国家或地区,甚少会出现神经囊虫病。
涉案的墨尔本女患者担任咖啡师,她及其父母及兄弟姐妹住在当地的偏远地区,家人与经常到常见的地区旅行的人士,亦没有任何亲密接触。
READ MORE

【罕見病例】母子同患急性腦癌不言棄
虽然研究人员无法找到明确的感染源,但他们估计其中一个可能性,是患者曾食用由一些高病发率国家人士带回澳洲的鸡蛋。
从女患者的DNA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条虫的基因与亚洲的条虫基因链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女患者身处的偏远地区,约有6%的居民是在印度出生,亦有接近10%的当地居民在亚洲出生。医学专家则指出,女患者的咖啡师工作,确实会令她与许多国家的人有接触。
报告亦建议由于国际之间的旅行增加,令脑囊虫病等疾病有更大机会传播到澳洲。
虽然案件是澳洲本地出现的神经囊虫病的先例,但仍有可能会发生更多案例。
报告建议本地医生要密切留意该疾病的日后发展。
「由于低病发与高病发的地区之间的旅游流动,经已变得更频繁及方便,因此,发生零星感染并不出奇,亦令到有被认为感染的风险很小或极微的地区,亦有机会出现病例。」
READ MORE

今日大事 (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