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出生、移居澳洲30年的墨尔本市议员刘乐(Philip Le Liu),是其中一名疫情期间遭受种族歧视的亚裔人士,包括上月他把一箱获捐赠的口罩搬入市政厅时,遭人喝骂。
刘乐表示,当时一名女子对他说:「你从谁人身上偷来的?对了,偷来再把它们送回中国。」他说该批口罩是中国商人捐来请他分赠给有需要的人。

Anastasia Tarasova with Melbourne City Councillor Philip Le Liu at the Slavic Pancake Festival in Melbourne Source: Photo credit: Kima Guseva
刘乐又说,在疫情之初他会戴口罩外出,「但我后来没这样做了,因为当我这样做时似乎是触发了别人。」
READ MORE

墨爾本再有亞裔女子遭辱罵!
此外,包括Asian Australian Alliance和Being Asian Australian等亚裔人士支援团体,以及华裔作家周文爱(Erin Chew)等人,均曾受到种族攻击。
团体设种族歧视举报平台
他们设立了一个网上系统,供用户举报歧视事件,在疫情期间已录得超过300宗报告,约三份一涉及肢体袭击。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一名举报者表示:「有一日我年老的母亲在路上行走,被一名白人阻挡去路。他开始向她呼喝仇恨和种族言论(我母亲的英文不太好),又将病毒归究于她。我母亲告诉我,她很害怕,因为他在一段时间里不让她离开,直至有途人介入。」
READ MORE

墨爾本華人家庭連續兩天遭惡意破壞
另一名举报者说,他多次在巴士上被叫「回去中国」或「回去你的地方,你把病毒带来这里」。
还有一名举报者称,一名年长女子骂华人是「吃蝙蝠的肮脏禽兽」。
智库组织Per Capita的赵姓(Osmond Chiu)研究员正整理上述调查的个人资料。他表示,多数种族辱骂事件发生在公众场合,而干犯者通常是陌生人。
三成个案涉肢体恐吓
三成个案涉及肢体恐吓,包括吐口水、咳嗽、推撞和绊倒。
赵认为,这轮的「歧视潮」发生的部份原因,是近年社会上对外国势力和中国角色的辩论,还有澳洲白人害怕被华人带回19世纪和淘金潮般的世界。
他希望政府采取更认真正视问题,并需要发起有关种族歧视的公众教育运动。他又说,传媒应负责任地报道,社交媒体亦要提醒发布错误资讯的人。

Gold mining operations on the Mount Alexander Goldfield near Port Phillip, circa 1855. (Photo by Rischgitz/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Source: Hulton Archive
墨尔本华裔市议员亦认为,维州政府应该提高干犯仇恨罪行的罚款。
华裔作家表示,有华人背景的人在文化上通常不愿报官。
报警被视为惹麻烦,这可以是颇为不好的经验。在很多亚洲文化中,我们倾向把这些事私了。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请查阅所属州份或领地的聚会限制规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