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林郑接纳「监警处理投诉会」全部 52 项建议

香港政府表示,接纳「监警会」就反修例风波引发大型公众活动及相关警方行动,所提出的全部 52 项建议。

Carrie Lam

Source: Headliner Hong Kong

香港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监警会」)就去年香港反修例期间引发大型公众活动及相关警方行动发表审视报告;其中特别关注多件包括 6 月 9 日、6.12、7.21、8.31 等重大事件,合共提出 52 项建议。

报道,其中 7.21 元朗事件,报告认为警方当日未有及时采取行动,错失黄金机会介入,激化外界对警黑勾结的指控。
至于 8.31 太子站事件方面,报告指出,有关警方在太子站内杀人然后掩盖事件的说法是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超乎寻常的主张」,并不可信,但这种主张却迅速传播,不断被示威者用来呼吁市民上街集会,亦引起理性市民的关注。

监警会认为,提出此类主张将损害和平大型公众活动的合法性,滥用言论自由,亦会削弱警队多年来获得的信任,损害警队作为法治社会基石的高效部队。

梁定邦:报告非要谴责而是说出事实

有记者在记者会上询问监警会主席梁定邦,7.21 事件发生前元朗警区曾三次向总部提出增援,但事发时现场警力少,是否指挥失当;他又被问及 8.31 事件,警方要求记者离开车站,是否要就出现站内打死人的传闻负责。
監警會公開反修例示威的審視報告。
监警会今日公开反修例示威的审视报告。(明报图片) Source: Mingpao
表示,监警会并非要作出谴责,而是说出事实,让警务处了解问题所在并探讨可如何在下次类似事件中作出改善。他表示,相信警务处处长邓炳强亦会认为警务处当天的处理手法有所不足。

报道,报告建议提升警队工作的透明度,防范恶意揣测和传言,加强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处理失踪者及死者的程序。

张达明:监警会未经调查得出结论

另外,报告对警方在大型公众活动时的身分识别问题提出意见,指出如果允许警员在无恰当展示身分识别编号的情况下与市民接触,或会引起公众对警队的不信任,亦会削弱市民对警队合法性的信心。

但监警会前委员、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首席讲师张达明则,监警会在未有调查的情况下,作出不少结论,或会影响将来处理对警方的投诉。
Eric Cheung criticises Hong Kong’s High Court's granting an interim injunction on Friday to help protect police from doxxing by banning the publication of officers’ personal details for harassment.
Source: Facebook
张达明又指出,当日监警会聘请的国际专家,因为在事实查找上有限制而未能作出客观评估,继而决定退出专家组。他质疑,为何监警会又能在没有调查权及事实基础而得出结论,重申应该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事件。

林郑月娥重申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则表示,监警会提交的报告是全面、客观,并以事实为基础;已要求保安局局长成立专责小组,亲自督导及跟进建议,但重申,不同意亦不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方。

说:「警方在示威进行执法工作。尤其经过接近一年,事件已变质,或经过时间后清楚表露,(示威者)是以暴力威迫政府满足要求。」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speaks during a media briefing in Beijing
Source: AAP
她认为,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将削弱警队,令暴力份子得逞。

林郑月娥又重申,希望成立独立检讨委员会,但已接触的人士表示愿意出任后又改变主意,包括因为家人反对、出任与政府有关的工作均无好下场(如被「起底」、商舖被「装修」、出外被「私了」等),认为事件对经济及文明社会造成伤害。
而民阵召集人岑子杰批评监警会报告偏颇,刻意模糊警暴问题,认为报告是表扬警方的「撑警报告」。

报道续指,岑子杰说,监警会报告有许多错误的前设,包括认为在 7.21 事件中,有许多市民报警求助是破坏 999 报案系统等。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Published 16 May 2020 12:0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