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在澳洲, 未满12岁的儿童无需戴口罩。
- 根据澳洲卫生部数据,学童只占新冠感染病例的4.5%。
- 12岁以上的儿童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
去年1月,当11岁的Adaia Perez首次听到关于新冠病毒肺炎时,她大多数的朋友圈子和整个澳洲仍然鲜为人知。
根据去年5月由孩童求助热线(Kids Helpline)进行的调查,发现有39%年轻求助者对重返正常校园生活感到焦虑或担心。
原因一:
人们担心出现下一波新冠疫情,害怕自己或家人染病,或情况转坏。
原因二:
即使回到惯常的生活,一切无法依旧,而学校和日常生活有重大的改变。
原因三:
对部份人来说,留在家中更好,而他们亦较喜欢留在家中。
一年过去,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适应变化,并有效地远离传播途径。
根据柏斯儿童研究所Telethon Kids Institute的儿科传染病专家鲍恩(Asha Bowen)副教授表示,以下措施有所帮助。
- 限制成人进入校园的次数和时数;
- 注意呼吸道的卫生;
-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肘掩盖;
- 定时清洁双手;
- 打喷嚏后清理肮脏纸巾。
鲍恩博士认为,必须教导孩子重要的卫生常识,并在校园里遵守。
雪梨儿科医生和传染病专家郭维拉(Archana Koirala)博士表示,研究发现,即使在校园、学前班和游乐场,即使没有社交距离,儿童亦也不是主要的传播风险因素。

Source: Getty Images/Thomas Barwick
「目前,我们不建议在校园里实施社交距离。」
澳洲卫生部网页的数据指出,学童只占新冠感染病例的4.5%。
同时,鲍文博士的研究亦表明,新州学校的传播率较低。
截至去年第三学期末,在将近六千名追踪者中,与学校相关的新冠传播率不足百分之一。
「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及病毒传播率更低。」
但青少年和高中学童感染的风险相对增加。
郭维拉博士建议12岁以上儿童应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

Source: Getty Images/Larissa Veronesi
「因为公共交通工具里有成年人,并且是更密封的空间。」
据澳洲公共卫生建议,目前大有要求12岁以下儿童戴口罩,但鲍文博士指如疫情进一步爆发,情况可能会改变。
目前,她不太担心海外输的新变种病毒,因为尚未录得社区传播。
在暑假期间,即使只参加私人补习,来自布里斯本的Perez,在公共场所都会戴着口罩。
她鼓励家长寻求子女喜欢的口罩设计,提高他们在有需要时戴口罩的意欲。

Adaia Perez Source: Adaia Perez
来自台湾的赵姓妈妈Yuna Chao坦言:「防疫如打仗」。
她亦承认在危险环境中让两个孩子戴上口罩时,她坚信绝对服从。
她指她的孩子已习惯台湾人的方式,在公共场合和学校戴口罩。
「(戴口罩)不仅保护自己,而且保护他人。戴口罩是履行我们的职责,亦感到非常荣幸。」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不是澳洲文化的一部份,但布里斯本儿科护士Julianne鼓励,家长可以在家中玩扮演角色游戏,帮助孩子熟习戴口罩,以防卫生指引的变更。
鲍恩博士表示,在家中练习能绝对有帮助,而父母需要教导子女戴上和脱下口罩的正确步骤。

Source: Getty Images/valentinrussanov
步骤如下:
- 确保只触摸耳朵周围的部分
- 戴口罩前和后均需清洁双手
- 检查孩子是否舒适戴上口罩,并作出调整
Julianne认为,注意双手的卫生,比要求子女戴口罩更重要。
她还敦促有伤风及感冒症状的孩童应留在家中,以防感染其他免疫力较低的同学。
今年升上六年级的Perez对于即将开学感到兴奋。
对初结识新朋友感到焦虑的人,她鼓励可借着参加课外活动来扩大社交圈子。
由于她在去年封城期间一直与朋友保持网上联络,因此对遥距课程毫不陌生。
「我会向她们打招呼,问她们正在做什么。我们会微笑,隔着电脑屏幕一起玩耍。」
对于担心感染新冠病毒的高中学生来说,郭维拉博士建议他们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
「拣几个定期一起外出的朋友,或组成一个小圈子。」
25岁或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需情绪支援,请致电1800 55 1800致电儿童求助热线(Kids Helpline)。
如需语言协助,请致电13 14 50联络全国翻译和传译服务部门,并要求指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