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原来狗主比猫主更慷慨解囊。
根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所进行的「2017-2018年全国宠物主人调查」显示,狗主平均每月花费240美元 (约336澳元)在宠物身上。虽然调查显示花费主要在兽医和狗只训练学校,但调查亦发现狗主更愿意花钱在狗零食、美容和玩具。
更宠狗只因为人的心理作祟?
郝加发现狗主比猫主更愿意花钱在宠物的手术费、保险费和专门宠物产品。其中一个理论为狗主与狗只的关系更亲密,但为何如此?
为何狗主与狗只的关系更亲密?
郝加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狗主从狗只身上感到「控制权」。
狗只给人的印象是服从命令,如果狗主感到自己可以掌握他们的宠物,那心理上,宠物是属于自己的感觉更强烈,继而发展出情感上的依恋。
狗主希望自己是真正主人,而非奴仆。
三个实验
郝加决定用三个网上实验尝试找出主观控制感和宠物在内心的价值的关系。
第一个实验是请宠物主人想像自己的宠物病重,然后宠物主人要回答愿意花费多少来拯救宠物生命。结果发现狗主比猫主愿意花多一倍金钱。
当然,第一个实验不足证明主观控制感和愿意花的钱有因果关系。
于是在第二个实验,宠物主人会被告知自己宠物的行为是全因为宠物的前主人,然后再要宠物主人回答愿意花费多少来拯救病重宠物的性命。结果虽然还是狗主比猫主愿意花更多钱,但金额差距收窄。
郝加想知道狗主愿意较多金钱因为狗这种动物,还是因为狗的行为较听话。
在第三个实验,郝加向参与实验的人随机告诉一个情景﹕1. 拥有一只狗,2. 拥有一只猫,3. 拥有一只像狗的猫和 4. 拥有一只像猫的狗,然后回答同一个问题。
主观控制感受宠物行为影响
在第三个实验中,实验参与者表示愿意花4270美元(约5985澳元)拯救他的狗,但被告知拥有猫的人只愿意花2462美元(约3450澳元)。
而当宠物的行为倒转,实验参与者表示愿意花3636美元(约5096澳元)拯救他像狗一样的猫,却只愿意花2372美元(约3325澳元)拯救像猫一样的狗。
结果显示,宠物的行为影响主人愿意花的金额数目。
主人 VS 仆人
郝加认为宠物主人主观认为他们可以控制宠物的行为,而这个主观感觉让他们觉得掌握控制权。
这个「控制权」不只是实在的「控制」,如把宠物抱在怀里或用绳子牵着宠物走﹔更指宠物自愿顺从主人的意愿。
虽然猫咪很可爱,猫咪影片可以说是称霸网络界,但说到让主人感到有控制权,怎也比不上狗只。如果以主人肯花在宠物身上来计算,狗可能才是真正嬴家。猫主人就乖乖的继续自称猫奴吧。
郝加的研究结果将刊登在商业研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