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澳洲医学协会表示,第三阶段测试成功不代表新冠疫苗安全,急于批准使用或致罕见副作用。
- 该会主席批评,以接种疫苗当作领取福利的条件,毫无道理。
- 有学者认为,科学家应向公众解释,为何今次疫苗的研发进度较往常快得多。
俄罗斯早前宣布,已批准使用全球第一款新冠病毒疫苗,总统普京的女儿更「身先士卒」接种。澳洲政府亦在上周与药厂阿斯利康制药(AstraZeneca)达成协议,若牛津大学的第三阶段测试证明成功,澳洲便获保证从该药厂购得疫情。
不过,澳洲医学协会主席科希德(Omar Korshid)警告,即使第三阶段测试有正面效果,也不证明疫苗安全。
他说,应对新冠病毒的一大挑战,是如何为全球 70 亿人口以加快的速度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过程间需要省却部份流程,亦即表示将可能失去正常能确保的长期安全性。
科希德表示:「我们必须承认,今次是个赶急的批准程序,即使牛津的疫苗第三阶段测试结果非常好,也不能绝对证明它安全,不像正常情况下般证明。(急于批准使用)增加引致罕见副作用的风险⋯⋯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副作用)。」
澳洲总理莫理逊(Scott Morrison)上周曾表示,他希望尽量强制国民接种疫苗。不过,他其后改口表明不会强制执行。
医学协会主席科希德表示,该会一般而言非常支持民众接种疫苗,因为它们面世前通常经过强健和广泛的测试,但这情况不适用于新冠疫苗。他预料,当局一开始只会批准成人接种疫苗。
联邦副首席卫生官科茨沃斯(Nick Coatsworth)早前表示,可能「惩罚」那些不接种疫苗的人,包括不准他们去餐厅、出国,甚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科希德认为,若要把接种疫苗成为领取社会福利的条件,毫无道理,因为这些疫苗在临床试验的程序赶急。
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药剂研究所教授Colin Pouton也认为,澳洲人要拥有拒绝接种的权利。
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教授Heidi Larson表示,正是这种强制接种疫苗的政策,才引发全球出现反疫苗运动。她说,科学家要向公众解释,这些疫苗如何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面世。
冠状病毒的疫苗在多年前研究中东呼吸综合症时展开。Larson表示,这些早期的研究帮助研发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