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澳洲多间大学对外国渗透干预引发争论,有大学校长促请联邦政府限制可与中国学术机构交流的研究成果。
昆士兰大学校长华贺士(Peter Varghese)在2012至2016年曾担任澳洲外交部官员,对澳中的密紧研究伙伴关系深表关注。
他接受访问时表示,「必需厘清与中国合作研究为澳洲带来什么好处」,并敦促联邦政府与各大学制订规限可与中国学者交流的学术研究成果。
根据雪梨科技大学的澳中关系研究所的数字,以发表合作论文数量而言,今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澳洲大学最重要的研究伙伴。与中国交流的主要科研范畴,包括建筑、电脑科技、能源与材质,对澳洲的知识发展非常重要。

然而,华贺士校长指必须列明可与中国合作的研究范畴。他说:「我们必需与政府探讨如何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我们需要展开深入对话」。
有大学领袖指多项与中国交流的研究范畴,如材质、传媒和医疗,并不涉及军事或国家安全用途,但有机会被用作此目的。对此,华贺士认为一些军民两用的科技存在很多「灰色地带」,大学和政府必须清楚达成共识。
香港的反逃犯条例修订事件在澳洲大学校园掀起紧张局势,香港示威者与亲中学生屡次爆发冲突,对此联邦教育部长邓肯(Dan Tehan)指,政府「非常审慎」处理外国对澳洲学界的渗透和干预。
邓肯表示,「政府与学界紧密合作,制订指引确保言论自由、学术探究自由,及大学校园有和平示威的权利」。
邓肯续指下月将与多间大学校长会面,落实校内处理外国渗透干预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