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沉迷于游戏,严重影响个人社交和其他重要领域表现的「游戏障碍」是新的疾病,作为一种依赖症,列入了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部门主席Shekhar Sanxena接受澳联社访问时称,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是经过大量的病例研究和咨询世界各地专家后得出的结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游戏障碍的定义,是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就游戏障碍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在一些极端案例中,游戏玩家甚至无法控制自离开游戏,退学,不工作,远离家庭和不玩游戏的朋友。
全世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大概25亿人口,在玩免费的数码游戏,但是Saxena说,这个障碍症状只影响少部分人。
2017年,全世界的游戏产业价值达到1080亿澳元,大概是全球电影总票房的两倍。其中超过40%的产值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和韩国,其他重要市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巴西。
世卫组织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的决定,遭到游戏产业和一些专家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