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发现,自2007年以来,约有2500名中国解放军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外国大学学习。
该研究称,一些中国科学家在海外从事高超音速导弹和导航技术等领域的工作时,隐藏了自己的军事背景。
报告作者亚历克斯•乔斯克(Alex Joske)将这种做法描述为“军事学术突击”,西方对此没有感知,该行为有“损害西方战略优势”的风险。
“解放军派往海外的科学家几乎都是按时回国(而不是延长逗留时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报告称。
乔斯克表示,中国军事科学家告诉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学,他们隶属于中国的民办大学。但他表示,这些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军事研究部门,在海外从事敏感武器和通信项目。
报告称:“《解放军日报》用‘外国采花,中国酿蜜’这句话来解释它如何利用海外专业知识、研究和培训来开发更好的军事技术。”
乔斯克表示,中国军方利用这种做法从海外获取敏感武器和通信研究。
新南威尔士大学是中国军事科学家发表论文数量第二多的大学,仅次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列第八。

UNSW has the second-highest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with Chinese military scientists. (AAP) Source: AAP
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应努力限制向非盟国军队成员转让敏感技术,并更好地审查中国军事科学家的签证申请。
与此同时,澳洲国防部长格雷格•莫里亚蒂(Greg Moriarty)和国防部长安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周一访问了北京,与中国军方高层举行年度会议。
坎贝尔将军说,澳中防务战略对话是一个有益的论坛,可以就地区挑战进行坦率和公开的讨论。
坎贝尔将军在会后说: “今年的意见交流再次富有成效,其中包括关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讨论。”
在最近的一次听证会上,国防官员警告说,他们需要搜查和进入大学的权力,因为澳洲正在开发的一些技术可能被用于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