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智库组织「中国事务」(China Matters )发表的新政策文件建议,各政党应该引入配额,保证在一些有把握的选区里面,有起码20%的非白人候选人数目,以提高国会的族裔多元化。
该文件亦指出,由于公众担心受中国共产党影响,澳洲华人在许多情况下都被禁止担任领导职位。
而澳洲政坛的族裔多元化,大大落后于其他有同类政治体制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但由于缺乏有关数据,仍不清楚实际情况有多严重。
负责撰写报告的 Osmond Chiu(译音姓赵的分析员)向本台表示,提高政坛族裔多元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反映问题症结的数据。「政党普遍没有收集有关族裔的资料,我们连证明自己代表性不足的数据也没有。」

Per Capita think tank research fellow Osmond Chiu. Source: SBS News
分析员赵先生指现届联邦政府议员里,只有不足4%属于非英裔或欧裔人士,相比起来加拿大有约15%,而英国及新西兰有近10%。
READ MORE

【聯邦大選2019】廖嬋娥成澳首位華裔女眾議員
然而,根据澳洲人权委员会的《领导改革》(Leading the Change)报告,澳洲人口中约有24%来自非欧裔背景,其中包括3%为澳洲原住民。
若要弥补这个现象,他建议引入一个起码有20%非白人候选人的目标。他说:「实际上,我们必须订立目标,因为若没有目标,则无法推动变革,这是关乎改变公众对政治族裔多元化的固有思想」。
澳华作家兼表示,同意澳洲政坛存在「象征主义」的问题,政党一般让文化和语言多元背景的候选人,但只限竞逐没有把握的上议院议席。

Jieh-Yung Lo speaking at the last year's inaugural Asian-Australian Leadership Summit. Source: Supplied
「长久以来,澳洲亚裔及澳洲华人,只被用作筹集竞选经费的『流动提款机』和『摇钱树』。」
罗介雍:让华人社区感觉融入政坛
因反华情绪而意兴闯珊、并退出政坛的罗介雍表示,同意引入提高政坛种族多元化的目标。
据报告数字显示,澳洲亚裔占非欧裔人士的约14.7%,当中具中国血统的人占5.6%。罗介雍表示,虽然澳洲有庞大华人社区,但因担心外国渗透势力和与中国共产党有连系,令加入政坛的澳洲华人面临重重障碍。
READ MORE

廖嬋娥涉連繫中國滲透勢力?
「澳洲华裔背景的议员能感受到,他们因华人身份受到严格注视,而非聚焦在他们的政绩上」。
忆述澳洲华人议员曾在会议上屡遭指控做间谍的罗介雍表示,打撃外国干预的最佳方法,是确保澳洲华人社区感觉被融入政坛。
他说:「若将澳洲华人赶出政治系统,只会令他们更边缘化,令他们更容易受到外国干预……我希望有一天能看见国会真正反映社群(种族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