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辟谣】逐一 FactCheck 错误迷思!

有关新冠病毒的误解及错误迷思在全球不断传播,对公众及个人健康安全构成真实的威胁。为打击不实流言不断流传,本台特别邀请传染病学专家解答一系列问题。

supermarket

Source: Photo by Anna Shvets from Pexels

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伴随而来亦有大量错误、虚构等资讯,亦有不少迷思及阴谋论指称。世界衞生组织将这种现象称为「资讯大流行」。

为打击不实资讯继续不断流传,本台邀请澳洲国立大学医学与传染病学副教授塞纳纳耶克(Sanjaya Senanayake),以科学的角度回应一些在网上流传的谣言。
Prof Sanjay
Associate Professor Sanjaya Senanayake. Source: Supplied

迷思(一):健康的年青人不会受新冠病毒影响。病毒只会感染年老长者或身患疾病人士,并构成致命风险。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病情严重的患者大部份都是年老长者,尤其是 65-70 岁本身患有其他病患的人士。然而,健康的年轻人亦绝对会感染病毒,而且病情亦可能相当严重,需要进入深切治疗部,甚至致命。因此,虽然健康年轻人出现威胁性命病情的机会非常低,但亦非不存在。」

「据知,有部份死于新冠病毒的患者,本身身体非常健康。」

「全球超过 25 万人死亡的个案中,约有 20 人为小童。我们难以知道这些儿童本身是否完全健康。」
Carers Support
Elderly care in nursing home - doctor with patient. Source: Getty Images

迷思(二):阳光的紫外线有能力杀死新冠病毒,因此晒太阳有助避免感染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有少量证据表明紫外线会影响流感等病毒,但这些并非有力的证据。似乎有一种名为 UVC 的紫外线可能能有效对抗新冠病毒,但亦会对人类构成危险。」

「此外,研究人员亦正研究一种名为 Far-UVC 的特殊紫外线。这款紫外线可能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就可能对病毒及细菌有『危险』。但我重申,我们目前仍缺乏可靠的人体试验研究成果。」

迷思(三):进食大蒜、维他命 D 补充剂、中草药或成药,将有助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没有充份科学证据证明这些说法。若这样做会令你较为安心,并无不妥;但不要以为这样能有助预防感染新冠状病毒。」

迷思(四):饮用热水、酒精类饮品或柠檬水,有助清除喉咙中的新冠病毒细菌。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饮用热水及柠檬水可能有助令喉咙感到稍为舒适,但绝不会杀死细菌。这样做不会带来任何杀灭病毒活性的作用。」

迷思(五):新冠病毒在喉咙中存活数天,并会被高温破坏。因此在接触细菌后饮用热水有助预防感染。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新冠病毒的确由喉咙及鼻腔开始传播,但正如上述所提及,没有研究证据表明漱口水及热水等能有效杀灭细菌。」

迷思(六):经常饮水能将新冠病毒细菌冲进胃内,胃酸继而将能杀死细菌,令呼吸道不致感染。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饮水的确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但并非为杀灭细菌。有新冠病毒患者的粪便内亦有发现细菌存在,即表示胃酸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

迷思(七):饮用酒精浓度高的饮品(如威士忌)能为喉咙进行消毒,并杀死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没有证据证明饮用高浓度酒精饮品能杀死新冠病毒细菌。相反,这样做却可能因其他原因损害你的身体健康。」

「相信这个谣言是由于我们使用酒精搓手液为双手进行消毒。但这样做只适用于双手或皮肤表面,而并非人体体内。」
Can children be poisoned by hand sanitisers?
Can children be poisoned by hand sanitisers? Source: Getty/Flavia Morlachetti

迷思(八):抗爱滋 HIV 药物 PrEP 能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这个迷思可能是由于一款 HIV 混合治疗药物 Lopinavir–Ritonavir 据称具有抵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但一项在发表的实验结果则令人失望。」

「这并不代表该款药物并无效力,但仅表明在该次试验失败,我们需要观察其他实验结果。但即使证实该款 HIV 药物有助抵抗新冠病毒活性,亦不代表其他 HIV 药物有相同的效果。」

迷思(九):抗疟药羟氯喹有助治愈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目前仍需作进一步研究。在实验室内,该款药物(Hydroxychloroquine)的确对新冠病毒起作用,而另外亦有一次临床试验表明药物已成功杀灭病毒。但亦有其他研究显示,这款药物没有明显的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Hydroxychloroquine 并非一款不具风险的药物。这款药物具有副作用,特别是对心脏跳动构成影响。」

迷思(十):经常浸热水浴有助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迷思(十一):以盐水溶液冲洗鼻窦能有助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若鼻窦阻塞,这样做有助疏通鼻窦,但不会杀灭冠状病毒。」

迷思(十二):第五代流动通讯网络(5G)可传播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何 5G 技术能传播病毒,这绝对没有道理。新冠病毒目前亦正在一些没有 5G 的国家及地区传播。」

迷思(十三):第五代流动通讯网络(5G)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是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后原因之一。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没有证据表明 5G 网络的辐射,强度足以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
trolley
Source: Getty Images

问:前往超市会感染新冠状病毒吗?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理论上,病毒可透过飞沫传播。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就能透过飞沫传播。飞沫亦可停留在物体表面并存活一段时间。因此,你可能透过触摸超市内的物品(包括手推车或柜台)感染病毒。」
因此,我们外出时都应经常以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但是,)即使双手接触到细菌亦并不意味已感染病毒。你仍有机会阻止自己感染病毒,这就是你需要经常使用酒精搓手液或以肥皂及清水洗手的原因。因为这样做就可杀死手上的细菌,若你及后触摸口鼻或眼睛,就不会被病毒感染。」

问:远处有患者打喷嚏,会令我感染新冠病毒吗?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有一项研究指出,打喷嚏或咳嗽时病毒可以传播至最多八米以外的位置;但这只是一项研究的结果。但我们认为,若你与其他人保持至少 1.5 米的距离,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问:若患者未有打喷嚏或咳嗽,会否有机会传播新冠病毒?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接触物件表面感染病毒的机会相对较低,但亦非不可能。若你接触一件曾经被其他人接触过的物品,受感染的风险将有所提高。但若其他人在两天前接触过该件物品,仍然存留表明的细菌将有所减少,而你受感染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问: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多长时间?在手上又可存活多长时间?

塞纳纳耶克副教授说:「我们知道病毒可在铜金属表面存活四小时、在纸张或纸板上可存活 24 小时、在不銹钢或塑料可存活长达 72 小时。但我们不知道病毒可在手上存活多久。」
washing hands
Source: Pexels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请查阅所属州份或领地的聚会限制规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

SBS 致力为澳洲多元社区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资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Published 18 May 2020 1:40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20pm
By Chiara Pazzano,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