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6月9日,香港100万人上街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港人担心被中国大陆视为「逃犯」遭强行送到中国。自此,香港发生1997年主权移交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民主运动,至今未完。本台广东话组借「反送中」运动一周年,一连多日围绕运动在澳洲的各方面发展,作一系列专题报道。
【国际线•下】
要点:
- 居澳港人团体「澳港联」去年起推动《人权法》,希望借此提高中共的管治成本。
- 《无声的入侵》作者则认为,外国的制裁无阻中国全面控制香港。
- 不过,大量香港人移居澳洲后,北京在澳洲的统战工作也会变得困难。
- 下回提要:澳洲「黄色经济圈」
《马格尼茨基人权法案》去年「起死回生」,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由居澳港人组成的平台「澳港联」是推手之一。
它的一名发言人Dennis Tsui向本台广东话组表示,当年是一批关心香港政事的居澳港人聚合起来,但2014年之后香港政治环境转趋平静,「澳港联」也不再活跃,直至去年「反送中」运动后,各地约10名核心成员再次分工合作,支援香港民主发展。
他们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游说国会议员重启《马格尼茨基人权法案》的立法程序。Dennis表示,自「反送中」运动以来,其代表三度前往国会,第一次是在10月,当时他们已游说议员仿效美国订立《人权法》。
他说,订立《人权法》并非只为香港,因为如果世界各国都订立了这条法例而惟独澳洲没有,「那么违反人权、打击人权、洗黑钱的人会来澳,对澳洲不是好事。」
READ MORE

【一文看懂】什麼是《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
第一次赴国会后的两个月,澳港联代表再联同出访澳洲的香港立法会议员谭文豪、前议员李卓人,以及民阵副召集人黎恩灝,向国会议员讲解香港最新社会及人权状况。
谭文豪日前接受本台访问时说,澳洲最终是否立法是其国内事务,但认为澳港两地的人和商贸交流紧密,香港遭殃也会影响澳洲利益,「例如『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澳洲在港的投资环境变得不稳定,触犯『国安法』的澳洲人亦可能受到刑罚。」

Hong Kong pro-democracy movement leaders Dennis Tsui, Jeremy Tam, Cheuk-Yan Lee and Eric Lai met with Liberal MP Tim Wilson (centre) at Parliament House. Source: Supplied: Australia-Hong Kong Link
Dennis亦认为,在欧美多国均通过了《人权法案》后,价值观与它们相近的澳洲和新西兰如再不立法,便会有压力。
今年4月30日,他和澳洲维港的代表出席因应疫情改为视像举行的公听会。同场还有维州维吾尔族协会的代表发言。
Dennis表示,会议后他们按会上议员要求,补交有关香港社会状况的资料,包括香港警察涉滥暴的情况,以及有留学生回港时在机场被警员截停盘问回港目的等。
堪培拉Charles Sturt大学教授、曾撰写《无声的入侵》(Silent Invasion: China's Influence in Australia)一书揭露北京渗透澳洲工作的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澳洲应该要订立《人权法》。
他称:「一如其他西方国家,澳洲应该对严重侵犯人权的个人和官员,实施《马格尼茨基》式的制裁,而这种人愈来愈可能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官员。」

Clive Hamilton Source: Fairfax Media/ Rohan Thomson
汉密尔顿又认为,目前澳洲籍港人回香港时,面对愈来愈大的被捕和骚扰的风险,香港在北京管治下远较以往不安全。
像我这样的人已经避免去香港,害怕遭到任意拘捕。现在风险较以往大得多。
去年12月,外长派恩(Marise Payne)委托国会外交国防及贸易事务常设委员会展开调查,以决定是否订立《人权法》。
团体冀居澳港人反映意见
根据国会网站,上述委员会已举行4场公众听证会。澳港联的Dennis表示,所有公听会咨询完结后,法案终会交到国会参众两院讨论,这段时间他们会加紧向议员游说,包括在非会期到议员的地区办事处见面,希望集齐足够通过法案的票数。
READ MORE

二十名國會議員撐立《人權法》:「應制裁香港作惡者」
他又称,希望澳籍港人去信本地议员表达想法,当每个议员均收到数封这些信件时,便可能在议会中提出讨论,「由下而上」使各党派高层了解澳籍港人的看法。
汉密尔顿也说,他预料将有大量港人移居澳洲,当泛民主阵营的社会运动者进入澳洲华人社区,中国共产党的统战组织和其领袖,便难以发挥影响力,「这是令人乐见的发展」。与此同时,澳洲政客是时候展示他们不会被亲北京的澳洲港人噤声。
不过,汉密尔顿认为即使受到经济制裁,中国仍不会放弃全面控制香港。他说,北京正处于「彻底控制香港的停不下来的道路上」,该城市内所有机构都受到巨大压力要满足北京,包括司法和教育制度。
Dennis亦有类似看法。他认为即使《人权法案》通过,香港未来仍会陆续出现大型抗争,就如过去几年一样,而继续打「国际线」的目标是提高中共的操控成本,使其分身不睱,吐出香港的喘息空间。

Riot police clash with antigovernment protesters in Hong Kong on May 27, 2020. Source: Lam Yik Fei/The New York Times
续打「国际线」争港喘息空间
他以今年初的台湾总统选举为例,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曾到香港拜访中联办,被指立场亲共,而民进党的蔡英文一度民望低迷,惟香港发生「反送中」后,多番表态支持港人民主运动的蔡以史上最高票数当选。
READ MORE

蔡英文以歷屆最高票數再當台灣總統
国际线也好,在港的香港人也好,议会也好,当大家坚守岗位,立稳原则,同心合力提升其管治成本,终有一日会爆煲,起码迫使中国交还在《基本法》中承诺的民主自由,到时再决定下一步是要香港独立、普选,还是回到九七前的模样等选项。
有关中国对澳洲等国的裁制和施压的回应,本台分别以电邮和电话向中国驻澳大使馆查询,惟截稿前未获回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本月1日在记者会上称,香港事务属中国内政,外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
港议员冀澳洲予惠港移民政策
在达成民主目标之前,Dennis、汉密尔顿和谭文豪,均希望澳洲政府或在澳港人协助被迫移民到本地的港人。
汉密尔顿表示,北京已有决心消除香港一切民主,过去在澳洲等国生活的港人一直支援香港民主运动,但现在已进入一个新的局势。
在我看来,专注力应该转移向帮助那些决定无法在家园里自由生活、想移民澳洲或其他地方的人。
谭文豪则希望澳洲政府推出一些实际的措施协助港人,例如当年轻抗争者要离开香港,澳洲会否「给予方便」,改变政策让他们更易前来就学或定居。
澳洲外交部发言人向本台表示,在解除疫情限制措施后,港人可以申请一系列签证来澳洲工作和居住。
下回提要:将政治理念融入消费习惯,形成了香港的「黄色经济圈」,但澳洲要找一间「黄店」并不容易。本台访问的其中一间在做了较明确的表态后,随即要承担后果,反映澳洲「黄圈」难成。在这种气氛下,有组织正筹备开设一间类似台湾「保护伞」茶餐厅的商店,计划聘请流亡澳洲的香港抗争者,以助他们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