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理是典型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思维早熟、成绩优异、兴趣广泛且样样精通,年纪轻轻却屡获殊荣。莎士比亚、狄更斯、王尔德,在当许多孩子还在青涩懵懂的刚开始认识这些文学大家的时候,韦斯理却早已深谙文学写作之道,准备亲笔写下一部向三位文豪致敬并能名垂青史的作品,于是就有了《蓝花楹》的创作初衷,也成为韦敏续写儿子遗作的精神支柱。

Jacaranda Source: by Wei Min
韦斯理去世后的三年,《蓝花楹》问世。全书46万字,配有逾200幅珍贵历史图片,大部分来自时年15岁的韦斯理搜集和整理的一手资料。小说透过悬疑、谋杀、商战、爱情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故事冲突,揭开了昆士兰大学建学的历史篇章。在这个故事里,几乎所有的出场人物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而那些重大事件,比如水灾、火灾、抢劫案、谋杀案、教堂的捐建、物业的交易、大学的筹备等等,也是依据史料逐一对应。
本台记者曲盛楠采访了来悉尼举办《蓝花楹》再版发布会的韦敏。面前的韦敏,健谈、自信、睿智;在回忆《蓝花楹》创作的过程中,韦敏时而展现出与天才少年携手构思的自豪,也时而流露出对英年早逝的爱子的不舍与依恋。
点击文首图片收听完整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