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亡将士纪念日(英文:Remembrance Day)订立于每年的11月11日,为一个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其他战争中牺牲的军人与平民的纪念节日。第一个国殇日于1919年在整个英联邦举行,原称“停战日”(Armistice Day),于1919年11月7日由英王乔治五世创立,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结束。
不同的地方对节日有着不同的称呼:阵亡将士纪念日流行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与英国;罂粟花日(英文:Poppy Day)通用于马耳他和南非;退伍军人日(英文:Veterans Day)为美国人的称呼;日本人称之为国民哀悼日(日文:国民哀悼の日);在法国、新西兰以及其他英联邦国家则称之为停战日(英文:Armistice Day),这也是节日本来的名称,为国际通用。
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佩戴一种红色的虞美人花(和罂粟花同属不同种)。众所周知,罂粟是魔鬼之花,它结下的黑亮亮的籽是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可卡因等众多毒品的原料。以这样的“罪恶之花”作为一个节日的象征,十分罕见。莫非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曲折的故事?
翻开欧洲史,可以读到有关罂粟花的非常沉重的记载。法国弗兰德斯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拿破仑战争时期,那里战事不断,白骨成堆,哀鸿遍野。罂粟花从浸满鲜血的土壤里茁壮地钻出来,厚厚地生长在阵亡将士的坟头,浓浓密密,妖妖艳艳,一望无际。它们摇曳着,就能醉倒行人和过往的小动物。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的一名军医约翰•麦克瑞(John McCrae)中校奉命前往法国弗兰德斯接收加拿大阵亡将士。他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状,目睹了红透半边天的罂粟花。他抑制不住悲伤和激动,在一张碎纸片上写下了13行诗句。
在弗兰德斯战场上 在弗兰德斯战场上,罂粟花 在那一排又一排 标志我们归宿的 十字架间绽放; 天空中,百灵鸟飞过, 虽然仍在勇敢地歌唱, 却被下面的枪声淹没。 我们死了。但几天之前 我们还活着,倒下了,看到落日的余辉, 我们爱过,也被爱过,而现在 我们却长眠在弗兰德斯战场上。 请继续我们和敌人的较量, 我们把火炬从我们不屈的手中 传递给了你们;那火炬 就是你们的了,请把它高高举起! 如果你们放弃了我们这些死者的信仰, 那我们将永世难眠,尽管罂粟花依然 绽开在弗兰德斯战场。

Source: SBS
这首诗道出了千千万万战士的心声,很快便以民歌的形式在前线和后方广为流传。凡是听到它的人,无不为之深深打动。如诗中所描述,罂粟花之所以色泽鲜红,是因为它们所生根开花的那片土地浸满了烈士们的鲜血。而在之后的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人们把鲜红的罂粟花佩戴在外衣、衬衫、毛衣或其它衣服上,用以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每年的11月11日,当地时间11点,很多澳大利亚人准时地停止所有正在进行的活动,向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战争中阵亡的士兵们默哀一分钟。
一战爆发时,澳洲人口不足500万,41万7000千名澳洲人应征入伍,33万2千人被派往海外,15万2千人受伤,6万1千人再也没能返回家园。